【大紀元2011年07月19日訊】(大紀元記者古惠珍編譯報導)做為父母,有時我們會說錯話,讓孩子感到傷心、憤怒或困惑。
育兒網站(Parenting.com)近期列舉一些父母常犯的言語過失,希望父母能有更親切溫和的選擇:
不要打擾我
父母不渴望偶爾休息的是聖人、烈士,或是有一陣子沒有獨處而忘記充電的好處。
阿肯色州漢茨維爾市的奧索卡(Ozark)語言研究中心創始人埃爾金(Suzette Haden Elgin)說,
麻煩的是,當你經常告訴孩子,「不要打擾我」或「我很忙」,他們會把這些訊息成為思想行為的一部分。
「他們開始覺得和你說話是無意義,因為你總是把他們趕走。」當你的孩子還小時,
如果你建立該模式,當他們長大時,他們可能不太可能告訴你事情。
從嬰兒期,孩子們應該養成一種習慣,那就是理解他們的父母花時間在他們身上。
利用壓力釋放閥-- 是否和保姆簽訂了合作,與你的伴侶或朋友協調育兒,
甚至把您的孩子放在視頻的前面,讓你可以有半小時的放鬆和重新出發。
當你全神貫注於事情時(或壓力過大,正如我對女兒生氣時),預先設定一些規範。
我可能會說:「媽媽必須完成這件事情,所以我需要你靜靜地畫圖,畫上幾分鐘,當我做完了,我們就去外面。」
請務實。一個幼童和一個學齡前兒童都不可能自得其樂1小時。
你是如此 ... ...
把孩子貼上標籤是欺騙孩子的捷徑:「你對凱蒂為什麼那麼吝嗇?」 或者「你怎麼如此笨?」
有時,孩子無意中聽到我們談論別人:「她是我害羞的小孩。」
年輕的孩子們無疑地相信他們所聽到的,即使有關自己。所以負面標籤可以成為一個自我實現的預言。
托馬斯得到的訊息是小氣是他的本性。莎拉開始認為自己是「笨蛋」,自信心受損。
即使稱呼看起來中性或正面 --「害羞」或「聰明」-- 造成把小孩分類而希冀他們不必要的或不適當的期望。
最壞的情況刺傷最深。許多家長仍然痛苦地依稀記得她自己的父母說了一些話,如「你是如此無能」(或懶惰或愚蠢)。
一個更好的辦法是說出具體行為,關於描寫孩子個性的形容詞避免使用。例如,
「你告訴大家不要和她一起玩時,凱蒂會感到受傷,我們如何讓她感覺好些?」
不要哭
我們會告訴小孩,不要哭,或「不要難過。不要當一個小嬰兒。」
「現在,現在 - 我們沒有理由害怕。」 但孩子們真的會太生氣而哭,
尤其是幼童,總是無法用文字清晰發因地表達自己的感情。他們真的會難過。他們真的會害怕。
佛州勞德代爾堡(Fort Lauderdale)諾瓦東南大學的梅爾曼西格爾幼兒教育研究所的
研究的家庭支持服務的主任格拉瑟(Debbie Glasser)博士說:
「要讓孩子免受於這種感受是很自然的,」
「說『不要』不會讓孩子感受更好,而且可能傳送一個訊息認為他的情緒是不合理的-而認為難過或害怕是不可以的。」
不要否認你孩子的感受,承認他們真時坦率的情感。
「當賈森說他不想當你的朋友了,這一定會讓你覺得難過。」
「是的,當他們不再待你如朋友時,這高漲的情緒是很可怕,但我們只要一起站在這裡,
讓他們一起搔癢我們的腳,我保證,我不會放開你的手。」
藉著陳述你孩子的真實感受,你會讓他用自己的話來表達自己 --
你將會教他什麼是瞭解別人的感受。最終,他會較少哭的情緒,反而會描述他的情緒。
你為什麼不能像你的姐姐?
堅持兄弟姐妹或朋友作為一個榜樣,這似乎有幫助的。你可能會說:
「你看山姆好棒,會拉外套拉鍊,」或「珍娜已經使用便盆,為什麼你不能和她一樣?」
但比較幾乎總是弄巧成拙。你的孩子是他自己,而不是山姆或珍娜。
專家們說,父母互相比較孩子,及對他們的發展階段或行為尋找一個準則。這是很自然的。
但是,不要讓您的孩子聽到你在互相比較孩子。孩子們以自己的步調發展,
有自己的氣質和個性。互相比較孩子暗示你希望你的孩子是與眾不同的。
互相比較孩子無助於行為改變。對於她沒有準備好的事(或不喜歡做的事)施壓,
可能會讓小孩感到困惑,會使她的自信心受挫。她也很可能怨恨你和不做你想要他做的事。
相反地,鼓勵她目前的成就:「哇,你會自己穿外套!」 或 「謝謝你告訴我你的尿布需要換。」
你應該知道!
就如同把小孩拿來互相比較,嘲笑也可能刺傷小孩,父母從未想像此情況。
孩子實際上可能不知道。學習是嘗試和錯誤的一個過程。難道你的孩子真正明白,
一個很重的陶罐是很難將水倒出的?也許它似乎沒有裝滿,這和學齡前兒童成功地將水倒出是不同的。
而且,即使他犯了昨天同樣的錯誤,您的解釋既不有效率的也不會有幫助的。
讓孩子了解懷疑的好處,並加以具體化。說「如果你這樣做,我會更喜歡它,謝謝你。」
類似的刺傷包括「我不能相信你這樣做!」 和「該是時候了!」他們看來並不可怕,
但你不會想和說他們太多話。這似乎是有道理的,孩子們聽到隱含的訊息是:
「你是個令人討厭的人,你永遠不會做好任何事情。」
停止否則我會讓你哭!
家長育兒的挫折感通常會以威脅態度來平息,但很少有效。我們氣急敗壞地警告說,
如「做這或別的!」 或「如果你再做一次,我會打你屁股!」
問題是,你用要威脅的方式而奏效,否則將失去它的效力。
威脅小孩說他們會被打將導致更多的打屁股--這已經被證明是為了改變小孩行為的無效的方式。
孩子年齡越小,需要花更長時間去理解這個教訓,
在新罕布什爾大學的家庭研究實驗室的斯特勞斯(Murray Straus)社會學家說:
「研究顯示,不管你採用何種紀律,一個兩歲的小孩在同一天重複犯錯的機率是百分之八十,」
即使是年紀較大的孩子,沒有任何一種紀律策略每次都立刻成功。
因此,發展出建設性的策略是更有效率的,例如改變方向,把孩子帶離此狀況,
或暫停,勝過依賴那些會造成負面結果,包括口頭威脅和打屁股。
等到爸爸回家!
常見的育兒陳詞濫調,不僅僅是遇到另一種威脅,而且它紀律的效果降低。
為了有效,你必需自己立刻處理情況。延遲的紀律與孩子行為的結果是沒有關連的。
當爸爸回來時,實際上很可能你的孩子已經忘記她做錯了什麼。
或者,預期可能會遭受到懲罰的痛苦比原來應受罰的罪更糟糕。
把責任推給別人也會削弱你的權威。「如果媽媽不打算做什麼?我為什麼要聽她,」
你的孩子可能會理解。尤其,你讓你的伴侶冤枉地當黑臉。
快點!
父母在這個世界上有接二連三的工作,超額預定的時間表,睡眠不足,但沒有說出怨言。
當然,每一位家長的孩子無法找到他的鞋或或毛毯,家長未注意小孩決不自己穿上襪子。
當你懇求孩子快點時,想想看你的語調,你多常說。
如果你每天哀鳴、尖叫或嘆氣,而你的手放在臀部和輕拍腳趾,此時要小心。
有一種傾向是當我們急迫時,會使我們的孩子感到內疚,因他們以為是他們讓我們倉促行事。
這內疚可能使他們感到不舒服,但它不會激發他們動作更快。
《如何和你的孩子說話》這本書的作者、家庭治療師科爾曼(Paul Coleman)說:
「早晨,我家是如此忙碌,我討厭,在孩子腦海裡我的最後影像是憤怒,」
「 所以我調整步伐,無論發生什麼,我不會大叫或翻白眼,
即使有人打翻他們的麥片或當我們出發前,有人要求想找東西。」
而不是恃強凌弱(五分鐘前,我叫你關閉電視!),
他希望得到冷靜的方式以加快事情(他自己關閉了設定)。
非常好!或好孩子!
讚美可能是錯誤的?畢竟,讚美是正面強化,是家長擁有最有效的工具之一。
當讚美是含糊不清和恣意時,將招惹麻煩。
你的孩子做的每一件小事, 從喝完牛奶到畫圖,丟掉「非常好!」的稱讚--
讓這些小事變得不重要。孩子們不會理睬這些小事。
他們還可以辨別讚揚是因做一些簡單的事而獲得和讚揚是因實際努力而獲得。
專家建議,父母最好戒除以下隨口讚美的習慣:
•讚美那些需要實際努力而獲得的成就。喝完一杯牛奶不會得到讚美。畫圖也是,如果你的孩子是每一天都會做許多小事。
•要具體。而不是「做得漂亮,」 「你選的狗的斑點顏色,是那麼明亮,快樂」或者「我看你畫了今天早上讀的故事中的一幅圖,」
•讚美行為,而不是孩子:「當我完成文書工作時,你是如此安靜地玩拼圖,正如同我所要求的。」
如果我對我的女兒說這些,將更棒,而不是轉變成一個噴湧的火山。幸運的是,明天我一定獲得另一個機會。
美東時間: 2011-07-18 19:01:42 PM 【萬年曆】
本文網址: http://www.epochtimes.com/b5/11/7/19/n3319051.htm